「在生意普遍都不好情況下,除極少數人氣賺錢店能應付勞基法規定外,多數南部小型餐飲業根本沒能力照單全收,只能靠平常和老員工搏感情,請他們體諒,否則根本賺不到錢,只能被迫關店。」在高雄開燒烤餐廳老闆盧先生說出勞基法修法過後帶給小型餐飲業的壓力,在不賺錢下無法應付新規定增加的成本,只能走邊索「違法」求生。
 
「景氣好、賺得到錢,要怎麼給勞工保障和福利其實都沒什麼問題,但現問題是生意真的大不如前,改《勞基法》加重雇主負擔。」在北部兼營按摩店、運彩、電腦彩券的金財神投注站老闆邢紀藩也有類似感嘆。
 
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直指,《勞基法》缺乏彈性,老闆沒尊嚴,不僅容易造成勞資糾紛,運作上還增加很多成本,很多小公司都吃不消,快關門。也有企業直指是外商來台投資卻步的重要原因。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說,太僵硬、太偏勞方,很多中小企業都吃不消。
 
據2017年度中小企業白皮書發布資料顯示,台灣中小企業家數140.8萬家,占全體企業近9成8,中小企業就業人數達881萬人,占全國就業人數7成8。《勞基法》3年2修,幾乎各行業都受一例一休影響,但勞動部次長蘇麗瓊接受《蘋果》專訪時,卻說「沒有不景氣的行業,只有不爭氣的行業,要僱主一定要謹記,絕對不能再用降低勞動條件來降低經營成本,反而可思考要如何轉型」。
 
現實困境是勞資對立,不僅老闆、員工不滿,賠上企業和個人的競爭力,生活也因醫院假日減診、交通路線停駛等而受影響,《蘋果》最新民調發現,5成8受訪的就業中勞工覺得工時需要更有彈性,以利排班;4成8民眾表示修法後每月工時並無變化,其次是19.12%回工時減少,工時不增反減的18.73%。政府是否願意虛心傾聽、力求改善之道?
 
修法上路後,大公司雖利潤被壓縮,仍能維持或轉嫁消費者,但中小企業就苦哈哈,原微薄收益更被壓縮,在沒法多請人情況下,部分店家不是像盧老闆一樣,和老員工「搏感情」、冒險違法,或改用臨時工取代正職人力,不然就是像邢老闆、乾脆親自下海校長兼撞鐘。

盧先生表示,以自己開的店為例,內場廚房共請五個廚師,外場則有四個,假日客人較多,需全員到齊才能應付,平常日也只夠輪休一人,現協調月休4天,但如全照《勞基法》規定,變成要給到8天假,須多請2人才有辦法應付,連同勞健保等,曾試算一個月要多15萬元支出,照現在的生意狀況,等同利潤通通被吃光、做白工。

邢紀藩曾在景氣時開了5家店,最多一天可收十多萬元,根本不用自己動手,現收得只剩二家,現更為節省開支,不敢請員工,全靠自己扛。

他舉例上屆世足賽期間,店內共請了6個正職員工,臨時員工也有4個,全力應付運彩商機,但今年全靠自己顧店,一天要工作長達19個小時,原店內有以月薪5.5萬元請專職清潔人員,也乾脆改用清潔公司派遣人力,一天二次照時薪計算。

邢紀藩表示,像是按摩店師傅都採合作模式,有上班就抽成,還能勉強維持人力,如是用固定月薪員工可能也撐不住。

邢還提到,附近加盟超商老闆原開三家店,因勞基法連續上班規定,加上人力長期不足,大夜班都找不到人,只能靠自己和老婆二人分別去頂,「夫妻一天到晚都互相看不見對方」,現已考慮收店,「小企業主都經營不下去關門,對勞工真的比較好嗎?」、「未來年輕人會越來越難創業」。
 
盧先生表示,其實各行業都有連鎖反應,常和客人聊,有夫妻原本一個月有額外加班費2、3萬元,新《勞基法》上路後強制休假,加班費都不見了,只好節省支出,「有小孩要養,車貸也一定要繳,只能砍到外面餐廳吃飯預算」,原每周可去外面餐廳用餐一次享受小確幸,現變一個月一次,餐飲生意變差,向原料商、酒商叫貨量也減,其他產業也受影響。

百貨業者私下表示,修法對精品、化妝品等高利潤專櫃影響不大,「況且最後增加的成本,仍會在售價上反映」,但對於利潤較低、不太容易漲價的小型品牌專櫃,尤其是餐飲、女鞋等影響較大,尤其百貨營業時間長,每天需排二班,業主不願再多增加正職人力,就改用大量臨時人員對應。

百貨業者表示,如在三家百貨都有設櫃品牌,原先各請三個正職櫃姐輪班,現強制一例一休等制度下,有些業者乾脆遇缺不補,縮減僅雇二個正職櫃姐,但另請二個專門遊走各個櫃點的代班人員,解決工時問題,雖臨時員工太多也會影響業績,但景氣不好,品牌仍選擇能省就省。

不僅勞資對立,民眾也影響。國道客運駕駛加班費大幅減少,月收入從最高7萬到8萬元銳減為4萬多元,出現出走潮,國光客運上月竟有100多人離職,讓國道客運大鬧駕駛荒,離峰班次被迫砍班,加上油價喊漲,業者更打算爭取7月調漲票價,民眾連帶受害。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聯會榮譽理事長曾梓展表示,受《勞基法》一例一休,假日加班費影響,據健保署統計目前全國診所周六開診率約有8成,但周日開診率已只剩下2成,以中區診所來說,周六的看診率僅17%至18%。

民眾楊小姐說:「修法後薪水沒漲,政府應讓勞工多賺點錢。」民眾馮先生說:「輪班間隔應更長非修短,彈性雖然對勞工排休有好處,但也讓僱主有更多空間。(生活中心/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