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但不少獨居長者生活難以自理,想要申請外籍看護,卻在開立巴氏量表時卡關,專家認為,外籍看護需求普遍存在,代表民眾對目前的長照服務仍不滿意,建議能夠適度鬆綁評估標準,或提供相關長照配套給申請巴氏量表「卡關」的家庭。

外籍看護vs.素珠阿嬤:「屁股給它移過去,1、2,對,1、2...。」 一早在移工Rahayu的協助下,80歲的素珠阿嬤緩慢下床,套上外衣和襪子保暖。 外籍看護vs.素珠阿嬤:「還有,再來一點。」 沒有外出復健的日子,就待在家裡,從起床開始,阿嬤的生活起居,都由移工和阿公一手打理。 目前在攙扶下能夠緩步動作,這可是從3年前的一場摔車意外,一步一步復健過來。 榮川阿公:「當時的時候,就是倒下去開刀下去,就是迷迷糊糊啦!差不多有半年。一年以後,再轉到長庚醫院,重新開刀。」 


當時一度陷入昏迷,失去行為能力,經醫師評估合乎聘請外籍看護的標準,短短幾天就承接上在台灣的看護,但仲介業者林小姐透露,這畢竟是少數例子,不少長者在申請移工必備的巴氏量表時就卡關。 仲介業者林睿彤:「有一些老人可能是白袍症,又或者是說不善於溝通,那到了醫院人家詢問他的時候,比如問他說『你能不能走』,他都跟你講『可以』,事實上他能不能,不見得是可以,那這樣子其實分數來講他根本不可能達標。」 記者李頂立:「在我手上的這份就是所謂的巴氏量表,裡面清楚標示了進食、如廁、上下樓梯等等的標準,用來評斷長者的失能情形,一般來說就會以一個醫師作為主要的評估人員,而在醫院裡面,就以神經內科、骨科以及復健科為開立量表的大宗。」 勞動部跨國勞動力管理組組長薛鑑忠:「針對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標準,那比如說80歲以下就必須,你的巴氏量表分數原則上就是要在30分以下,那80到85歲就是35到60分,那85歲以上就是95分以下。」 按照個案不同,診斷多次才評量也是正常情形,但醫師私下透露,有些病人一來就要求馬上開巴氏量表,甚至坊間還出現花數萬元買量表的行情,代表這樣的需求沒有少過。 家總秘書長陳景寧:「巴氏量表卡關就表示這個家庭沒有得到他想要的服務,一個是他根本不知道除了聘請外籍看護工跟他自己請假辭職回家以外有沒有其他的選擇,第二種情況是他真的試過政府的長照服務結果發現是不夠用、不好用。」 勞動部跨國勞動力管理組組長薛鑑忠:「像80歲的資格是在民國101年9月來進行開放,那85歲的資格是在104年的8月來開放,所以都會配合著國內的長照發展來滾動檢討。」


勞動部表示,近幾年已經把高齡者的評量標準放寬,但隨著人口高齡化、失能人口增加,台灣外籍家庭看護數量,已經從98年的16萬,增加到107年的24萬,專家認為條件鬆綁、增加配套,是有其必要。 家總秘書長陳景寧:「如果在醫院發生這種過不了關、卡關的巴氏量表評估案,其實可以轉介立刻轉介給縣市的照顧管理中心,由他們主動入戶來作這個評估。」 仲介業者林睿彤:「以年紀來講,我們覺得80歲以上就是堪為老人的話,他需要有人陪伴跟照顧的時候,是不是我們在80歲以上就可以直接免評,是不是更貼合人民的需求。」 放寬巴氏量表標準,引進移工也許能夠解決個別家庭的照顧難題,但從根本完善長照資源,才是長久之計。

詳細報導請見: news.tvbs.com.tw/life/1130373?from=Copy_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