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關愛之家的孩子們各個都有個可愛的名字,有櫻桃、橘子也有檸檬,但令人不可置信的是,這就是他們的真實姓名,沒有出生證明、沒有戶口,全是外籍移工在台生下的非本國籍寶寶。

台北關愛之家創辦人楊婕妤表示,外籍移工在台灣不小心懷孕,多數會躲起來不敢產檢,甚至有媽媽跑去撞車,希望能流產。而她們生下的寶寶,沒有姓名、戶口、出生證明,也沒有疫苗可打,只能跟著父母打黑工,躲躲藏藏過日子。

楊婕妤說,20年前她遇到一名前來求救的印尼媽媽,那名媽媽在前往關愛之家的路上,羊水破了,身邊找不到一個可以幫忙的人,孩子因此不幸過世。這件事之後,楊婕妤便投入協助這一群無家可歸的小孩。

無國籍移工小孩,一出生就沒身分

聯合報導,關愛之家主任郭立凱指出,官方統計,目前台灣有一千多個移工生下的小孩,沒通報的黑數更多。因父母都非台灣人,這類寶寶不具我國國籍、出生證明及健保,未來就醫、教育、生活沒保障。

楊婕妤說,關愛之家收容的孩子,母親幾乎都是東南亞移工,且大多是俗稱的「黑工」,懷孕後擔心被雇主解聘、不能賺錢,選擇脫逃,有的生下孩子後丟在垃圾桶、甚至在廁所產子後丟棄;即使帶在身邊跟著流浪打黑工,也缺乏醫療保障。

楊婕妤指出,這些移工為了支付雙邊的仲介費,多數人身上都揹了高達7、8,000美元(約台幣21 - 24萬元)的債務。當錢還沒還完卻懷孕,移工媽媽們常嚇到不知所措,只好躲起來,身分也從合法變非法。而這些孩子也因身分無法免費打疫苗,若自費到醫院打五合一疫苗,要3,500元;早產兒住保溫箱,一天更多達6千元,移工根本付不起,有人把孩子送到關愛之家,從此失聯。

楊婕妤說,今年初就有一名孩子「冰冰」,因為感染肺炎鏈球菌而過世。

聯合報導,非本國籍寶寶「冰冰」沒有出生證明,也沒有寶寶手冊,因此不能接種疫苗,媽媽將他送至關愛之家後就未曾出現。2017年1月,9個月大的冰冰突然呼吸急促,送院發現染上肺炎,緊急移至加護病房,但仍不幸發生敗血症,幾個小時後就離開了這個世界。

台灣關愛之家協會創辦人楊婕妤說,「冰冰」的處境是台灣多數外籍移工寶寶的縮影,跨境移工長期工作,心裡也會感到寂寞、想交男朋友,但如伊斯蘭教規範不能戴保險套也不能墮胎,因此就有非本國籍的孩子就在台誕生。

楊婕妤說,孩子的母親也想守護他們,卻因為必須賺錢、擔心遭遣送回家無法負擔龐大債務等,最終可能選擇逃跑,「無奈與痛苦可想而知」。


台灣每年至少有175個無國籍寶寶,將只有45個得到安置補助

報導者根據移民署的資料統計,指出平均每年有700位新生兒在台灣誕生,其中約四分之一無法取得合法居留權。不過,這還只是政府能夠掌握到的數據,沒掌握到的無國籍兒可能更多(例如逃逸外勞透過地下診所接生或是在家中生產,都是沒辦法掌握到的黒數。

移民署及衛福部調查,發現從2007至2017年3月,在臺外國人(包含白領專業外國人、外籍勞工與學生等)所生子女約有七千多人,目前由社福單位安置之非本國籍兒少人數共有121人,其中45人之生母為行蹤不明或已出國之外籍勞工,這些移工寶寶因為生父不詳、生母失聯,無法跟著母親入「外國籍」,因此國籍未定,是法律裡的透明人,無法取得合法居留證,更無法享有健保就醫,或就學取得學籍等基本權益。

立委:移工青春歲月都給了台灣,難道沒有情感需求、沒有基本人權?

根據媒體4月24日報導,勞動部年砸20億補貼移工子女安置費用。勞動部特別發新聞稿澄清,外籍勞工對台灣產業及家庭有極大貢獻,基於人權考量,應保障其懷孕生育的選擇自由,除了雇主依法不得因為外籍勞工懷孕為由而任意解雇,而外籍勞工在台所生非本國籍無依兒少,將在今年6月開始,利用就業安定基金約551萬元,補助45名無國籍寶寶的安置費用,並非媒體報導的20億元。

勞動部表示,外籍勞工管理事項相關預算僅佔少數,並未排擠國內補助。立委林淑芬也表示,勞動部是以衛福部提供的「就業安定基金」補助,而基金來源是雇主聘雇移工所繳的行政規費,目前累積270多億元。

中時報導,林淑芬說,她不知道全台灣有多少人可以接受,棄嬰只因生母是移工,國家就不能編列預算協助。林淑芬說,移工青春歲月都給了台灣,「難道沒有情感需求、沒有基本人權?」她說,台灣號稱人權國家,對於無國籍、無依兒童臨時安置為平等政策,何況現在只有45個需要安置的案例,不應放任媒體或仲介業者抹黑,造成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