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道老人基金會4年前執行勞動部的「外籍看護工外展服務」試辦計畫,試圖以走動式的鐘點服務,提供個案一日多次的客製化照顧,扭轉一比一的照顧人力。但因成效不彰,弘道去年底宣布停止服務,今年7月正式解聘該會10多名外勞

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理事長林金立表示,國人的外勞使用習慣有幾項隱憂。第一,全天候使用,但照顧不可能24小時,以致出現不當使用狀況,降低外勞的勞動人權。第二,外勞的照顧觀念與技術不足,語言溝通不良,反而常做非照顧相關的生活雜務,有失原意。

弘道四年前向勞動部提出外勞外展服務構想,由弘道聘僱外勞作為正式照顧人力,每月工資2萬1000多元,月休4天且享勞健保、特休假與年終,提供相關訓練後再派至個案家中。因是2到3人的走動式終點服務,一日多次、短時間、小區域化,讓個案不是一人獨享一名外勞。

弘道老人基金會執行長李若綺說,這項計畫是以共聘概念,試圖扭轉外勞一比一的照顧人力,若服務得好,也能讓民眾有長照需求時,不會第一個念頭就想到聘外勞。該會最多曾聘15名外勞,但服務模式推不動,該會只好協助外勞轉職,目前剩3人協助該會的外籍看護工到宅指導翻譯工作。

除了弘道之外,廣恩養護中心、 弘福社區協會與葳群慈善基金會也有執行外勞外展服務試辦計畫,也在去年全部退出。

李若綺直言,法規限制是主要失敗因素,勞動部要求民眾使用外勞外展服務前,仍要申請巴氏量表,但民眾申請完就直接聘外勞了,取消弘道的申請。且衛福部及勞動部皆未關注外勞外展服務的發展,無更多輔導機制。當然試辦計畫是一種經驗的嘗試,建議勞動部將計畫轉型,共擬更好的模式再出發。

「外勞外展服務是務實的計畫,失敗了很可惜。」林金立說,我國照服員人力2萬多人,要填補外勞空缺至少10年以上,衛福部可於居家照顧服務上,研議將外勞納入正式照顧人力,以強化服務管理,而非只是家庭聘僱的補充人力。

林金立也批評,許多使用日照或居家服務的個案,結案率最高的原因,都是因申請外勞。但他評估,許多人根本不需使用全天照顧,勞動部的外勞申請把關太鬆,有必要檢討。